我的linux学习日记
版面规则
我们都知道新人的确很菜,也喜欢抱怨,并且带有浓厚的Windows习惯,但既然在这里询问,我们就应该有责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泼冷水、简单的否定或发表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的帖子。乐于分享,以人为本,这正是Ubuntu的精神所在。
我们都知道新人的确很菜,也喜欢抱怨,并且带有浓厚的Windows习惯,但既然在这里询问,我们就应该有责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泼冷水、简单的否定或发表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的帖子。乐于分享,以人为本,这正是Ubuntu的精神所在。
-
- 帖子: 236
- 注册时间: 2009-09-25 7:14
我的linux学习日记
因为一场突然的变故,失去了所有的资料,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另外找了一台机器160G的硬盘,全都给了linux,装的ubuntu9.04,开始全新的历程了。
在这儿记录自己学习的点点滴滴,希望能坚持下去。
做个目录:
个人学习linux经历简介,5楼
关于fstab文件和hal,12楼
关于X window system,13楼。
关于文件权限,14楼
flash乱码及firefox的mplayer插件,27楼。
关于正则表达式,31楼。
在这儿记录自己学习的点点滴滴,希望能坚持下去。
做个目录:
个人学习linux经历简介,5楼
关于fstab文件和hal,12楼
关于X window system,13楼。
关于文件权限,14楼
flash乱码及firefox的mplayer插件,27楼。
关于正则表达式,31楼。
上次由 山中竹 在 2009-10-09 17:26,总共编辑 5 次。
- 木泥黑
- 帖子: 1339
- 注册时间: 2008-10-18 12:41
- adagio
- 论坛版主
- 帖子: 22110
- 注册时间: 2008-02-17 23:47
- 来自: 美丽富饶的那啥星球
Re: 我的linux学习日记
ls湿人 

明天就换大三八!
——8核CPU、8G内存、8T硬盘……
8卡交火,80寸大屏放8个……
IPv8的光纤要8条……
---------------------------------------------------------------------------------
★ [图片版]新手当自强(续)FAQ
★ [新手进阶]挂载、fstab、调整linux分区
★ [图片版]E17桌面环境配置手把手
——8核CPU、8G内存、8T硬盘……
8卡交火,80寸大屏放8个……
IPv8的光纤要8条……
---------------------------------------------------------------------------------
★ [图片版]新手当自强(续)FAQ
★ [新手进阶]挂载、fstab、调整linux分区
★ [图片版]E17桌面环境配置手把手
- tenzu
- 论坛版主
- 帖子: 36924
- 注册时间: 2008-11-21 20:26
-
- 帖子: 236
- 注册时间: 2009-09-25 7:14
Re: 我的linux学习日记
简单的先记录一下自己的linux学习经历吧。
第一次真正的见到linux是朋友在2000年买机器的时候,长城的机器,预装了turbo linux,是很个很古老的版本,我当时也刚有机器不久,那时还是为学习win98而努力的日子,当时看到那个东西实在是觉得新奇啊,之前到是听说过linux的名号,想试着用用,但是实在是摸不清头绪,虽然也有图形界面,但是去找C盘、D盘,却怎么也找不到,平时熟悉的那些程序也都没有。最后实在没办法,只好用windows启动盘,fdisk把机器重新分区安装了98,对当时的我来说,那也是个学习的过程,在fdisk中显示的是非windows分区,那也是第一次见啊。
再后来自己想学习各种编程语言,学到java的时候,不记得从哪儿看到了一个谬论,说是linux是用java语言编写的,当时为这个还对linux很有好感。现在想来实在是丢人啊。
因为对喜欢鼓捣计算机,各种windows版本都玩过,再到后来,也赶上了当时的一股linux热潮,开始去市场上找各种linux的盗版盘。试用各种不同的发行版,有国外的,也有国内的。因为那个时候完全是自己摸索,网络也还不像现在这么方便,所以真的遇到了很多的问题,而且特别是在中文化方面,现在的系统不知比那时候好多少啊,那时要自己装各种外挂的中文系统,或者是用类似蓝点那样的内核中文化的产品,但是都不容易。而且软件安装方面都是自己手动去找程序安装,一点点的解决各种配置和依赖关系,非常痛苦,但也非常有收获。不过在早期的学习过程中,基本上还是要以依赖发行版预装的软件为主,自己能做的实在是很有限啊,主要是水平太菜了。
好多东西不会,于是就去书店买书学习,那时候书店的linux图书虽然不是很多,但质量却真的不错,我买的几本多是台湾人写的,都是从原理讲起,培养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那本杨文志的《深入linux建构与管理》,真是好书啊,虽然现在看来书上的软件版本都很老了,但是其中的学习思想直到现在看依然是很棒的,我对linux的以及自由软件的许多概念和知识都是源自那本书的。
随着用的linux发行版越来越多,软件安装的也越来越多,对各种东西都有试用,包括各种服务器软件的配置和简单的管理使用,甚至还用单位上的一台老旧的奔2机器装上RH9,配了一台服务器,设了samba,做了个人网站,还用PHP做了一个聊天室,当时各办公室的同事们还经常去我的网页上玩玩小flash游戏,看看小说或是聊聊天。那时候真的很有成就感啊,因为那台破机器不在我办公室放着,又配置了FTP,SSH,还用X进行远程图形化的管理,那段时间的收获真是很大啊。
但是说实话在那段时间里还是没有完全能理解linux的思想,直到看了王垠那篇著名的长文,对于linux有了全新的认识。也逐渐的对不同的操作系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再执著于一些东西。
从开始用linux开始,一直是多保持多系统,而在家里或是单位上也总会保留着一个linux系统,虽然不固定用某一个发行版,但是一直还是没断了学习。
这次又算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了。好好学习基本软件的操作,让自己的基础知识能再牢固一些,上一个台阶。
另一个相关帖子
viewtopic.php?f=112&t=228557&p=1481377#p1481377
第一次真正的见到linux是朋友在2000年买机器的时候,长城的机器,预装了turbo linux,是很个很古老的版本,我当时也刚有机器不久,那时还是为学习win98而努力的日子,当时看到那个东西实在是觉得新奇啊,之前到是听说过linux的名号,想试着用用,但是实在是摸不清头绪,虽然也有图形界面,但是去找C盘、D盘,却怎么也找不到,平时熟悉的那些程序也都没有。最后实在没办法,只好用windows启动盘,fdisk把机器重新分区安装了98,对当时的我来说,那也是个学习的过程,在fdisk中显示的是非windows分区,那也是第一次见啊。
再后来自己想学习各种编程语言,学到java的时候,不记得从哪儿看到了一个谬论,说是linux是用java语言编写的,当时为这个还对linux很有好感。现在想来实在是丢人啊。
因为对喜欢鼓捣计算机,各种windows版本都玩过,再到后来,也赶上了当时的一股linux热潮,开始去市场上找各种linux的盗版盘。试用各种不同的发行版,有国外的,也有国内的。因为那个时候完全是自己摸索,网络也还不像现在这么方便,所以真的遇到了很多的问题,而且特别是在中文化方面,现在的系统不知比那时候好多少啊,那时要自己装各种外挂的中文系统,或者是用类似蓝点那样的内核中文化的产品,但是都不容易。而且软件安装方面都是自己手动去找程序安装,一点点的解决各种配置和依赖关系,非常痛苦,但也非常有收获。不过在早期的学习过程中,基本上还是要以依赖发行版预装的软件为主,自己能做的实在是很有限啊,主要是水平太菜了。
好多东西不会,于是就去书店买书学习,那时候书店的linux图书虽然不是很多,但质量却真的不错,我买的几本多是台湾人写的,都是从原理讲起,培养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那本杨文志的《深入linux建构与管理》,真是好书啊,虽然现在看来书上的软件版本都很老了,但是其中的学习思想直到现在看依然是很棒的,我对linux的以及自由软件的许多概念和知识都是源自那本书的。
随着用的linux发行版越来越多,软件安装的也越来越多,对各种东西都有试用,包括各种服务器软件的配置和简单的管理使用,甚至还用单位上的一台老旧的奔2机器装上RH9,配了一台服务器,设了samba,做了个人网站,还用PHP做了一个聊天室,当时各办公室的同事们还经常去我的网页上玩玩小flash游戏,看看小说或是聊聊天。那时候真的很有成就感啊,因为那台破机器不在我办公室放着,又配置了FTP,SSH,还用X进行远程图形化的管理,那段时间的收获真是很大啊。
但是说实话在那段时间里还是没有完全能理解linux的思想,直到看了王垠那篇著名的长文,对于linux有了全新的认识。也逐渐的对不同的操作系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再执著于一些东西。
从开始用linux开始,一直是多保持多系统,而在家里或是单位上也总会保留着一个linux系统,虽然不固定用某一个发行版,但是一直还是没断了学习。
这次又算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了。好好学习基本软件的操作,让自己的基础知识能再牢固一些,上一个台阶。
另一个相关帖子
viewtopic.php?f=112&t=228557&p=1481377#p1481377
上次由 山中竹 在 2009-10-02 8:12,总共编辑 1 次。
- leeaman
- 帖子: 30702
- 注册时间: 2007-02-02 18:14
- 系统: debian sid
-
- 帖子: 236
- 注册时间: 2009-09-25 7:14
Re: 我的linux学习日记
希望大家支持我这个不是新手的新手。
这几天继续学习vi,对vi,一直是只会最最简单的使用,那些指令一直记不住,这次要好好的学着用用了。
http://blog.163.com/smartynet.popo/blog ... 195533377/
一个还不错的VI教程。
这几天继续学习vi,对vi,一直是只会最最简单的使用,那些指令一直记不住,这次要好好的学着用用了。
http://blog.163.com/smartynet.popo/blog ... 195533377/
一个还不错的VI教程。
- 32idea
- 帖子: 1251
- 注册时间: 2006-12-15 9:32
- 系统: linux
Re: 我的linux学习日记
虽然心情活在未来,不过思想停留在过去,身体还不适应现在,这样的三维生活不得不面对
-
- 帖子: 236
- 注册时间: 2009-09-25 7:14
Re: 我的linux学习日记
湿人好多!!
记一下最近感兴趣的东西,vi使用,正则表达式,shell脚本(主要是能读懂就行),javascript
感慨一下,个人很喜欢本版的规则里那段话。
我们都知道新人的确很菜,也喜欢抱怨,并且带有浓厚的Windows习惯,但既然在这里询问,我们就应该有责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泼冷水、简单的否定或发表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的帖子。乐于分享,以人为本,这正是Ubuntu的精神所在。
记一下最近感兴趣的东西,vi使用,正则表达式,shell脚本(主要是能读懂就行),javascript
感慨一下,个人很喜欢本版的规则里那段话。
我们都知道新人的确很菜,也喜欢抱怨,并且带有浓厚的Windows习惯,但既然在这里询问,我们就应该有责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泼冷水、简单的否定或发表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的帖子。乐于分享,以人为本,这正是Ubuntu的精神所在。
上次由 山中竹 在 2009-10-02 8:14,总共编辑 1 次。
-
- 帖子: 17
- 注册时间: 2009-06-09 19:36
Re: 我的linux学习日记
嫩的ID也很有湿意啊。山中竹 写了:湿人好多!!
记一下最近感兴趣的东西,vi使用,正则表达式,shell脚本(主要是能读懂就行),javascript
话说这几天连续下雨,蛮凉快的。
支持一下。
- Jarson
- 帖子: 2371
- 注册时间: 2008-07-21 9:44
- 来自: 深圳
- 联系:
-
- 帖子: 236
- 注册时间: 2009-09-25 7:14
Re: 我的linux学习日记
http://blog.chinaunix.net/u2/63560/showart_511843.html
一个讲解fstab文件的文章,写的挺详细
第4-6列总是记不住,呵呵,留个备份参考。
第四列:挂载选项
fstab中的第四列表示设备或者分区所需要的挂载选项。这一列也是fstab中最复杂最容易出错的一列,当然,只要你能知道一些最常用的选项是什么意思,就可以让你从头疼中解脱出来。如果要把可用的选项一项一项介绍……恩,我估计我会写到明天,所以,我还是只是分析最常用的一些选项,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的东西,还是求助于man吧。
auto 和 noauto: 这是控制设备是否自动挂载的选项。auto是默认选择的选项,这样,设备会在启动或者你使用mount -a命令时按照fstab的内容自动挂载。如果你不希望这样,就使用noauto选项,如果这样的话,你就只能明确地通过手工来挂载设备。
user 和 nouser: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选项,user选项允许普通用户也能挂载设备,而nouser则只允许root用户挂载。nouser是默认选项,这也是让很多 Linux新手头疼的东西,因为他们发现没有办法正常挂载光驱,Windows分区等。如果你作为普通身份用户遇到类似问题,或者别的其他问题,就请把 user属性增加到fstab中。
exec 和 noexec: exec允许你执行对应分区中的可执行二进制程序,同理,noexec的作用刚好相反。如果你拥有一个分区,分区上有一些可执行程序,而恰好你又不愿意,或者不能在你的系统中执行他们,就可以使用noexec属性。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挂载Windows分区时。exec是默认选项,理由很简单,如果 noexec变成了你/根分区的默认选项的话……
ro: 以只读来挂载文件系统。
rw: 以可读可写的属性来挂载系统。
sync 和 async:对于该文件系统的输入输出应该以什么方式完成。sync的意思就是同步完成,通俗点讲,就是当你拷贝一个东西到设备或者分区中时,所有的写入变化将在你输入cp命令后立即生效,这个东西应该立马就开始往设备或者分区里面拷贝了。而如果是async,也就是输入输出异步完成的话,当你拷贝一个东西到设备或者分区中时,可能在你敲击cp命令后很久,实际的写入操作才会执行,换句话说,就是进行了缓冲处理。
有时候这种机制蛮不错的,因为sync会影响你系统的运行速度,但是这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想一想,当你希望将一个文件拷贝到u盘上时,你执行了cp 命令,却忘记执行umount命令(它会强行将缓冲区内容写入),那么你拷贝的文件实际上并没有在u盘上面。如果你是使用的mv命令,而你又很快将u盘拔出……恭喜你,文件会从这个星球上消失的。因此,虽然async是默认属性,但是对于u盘,移动硬盘这种可移动存储设备,最好还是让他们使用sync选项。
defaults: 所有选项全部使用默认配置,包括rw, suid, dev, exec, auto, nouser, 和 async。
一般用户没有特殊需求,直接使用defaults就可以了。看完介绍,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看前面的示例内容,以光驱为例,主要关注挂载选项这里,可以看到,光驱和其他分区设备的不同是ro,因为普通光驱是只读的。而exec则让你可以从光驱上直接执行某些程序。
第五、六列:dump和fsck选项
Dump和fsck?这是什么东西?恩,dump是一个备份工具,而fsck是一个文件系统扫描检查工具。我不会在这里详细介绍它们,因为用man或者google都可以获得更加详细的信息。
fstab的第五列是表示dump选项,dump工具通过这个选项位置上的数字来决定文件系统是否需要备份。如果是0,dump就会被忽略,事实上,大多数的dump设置都是0。而第六列是fsck选项,fsck命令通过检测该字段来决定文件系统通过什么顺序来扫描检查,根文件系统/对应该字段的值应该为1,其他文件系统应该为2。若文件系统无需在启动时扫描检查,则设置该字段为0。
早期linux的文件系统自动挂载都是靠修改这个文件来做的,但是对于USB的存储设备就要手动来挂载了,现在的linux系统都做的很好了,基本上可以即插即用,都会实现自动挂载,使用了hal((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来进行管理。
关于hal,参见
http://hi.baidu.com/adokaixin/blog/item ... 302c5.html
一个讲解fstab文件的文章,写的挺详细
第4-6列总是记不住,呵呵,留个备份参考。
第四列:挂载选项
fstab中的第四列表示设备或者分区所需要的挂载选项。这一列也是fstab中最复杂最容易出错的一列,当然,只要你能知道一些最常用的选项是什么意思,就可以让你从头疼中解脱出来。如果要把可用的选项一项一项介绍……恩,我估计我会写到明天,所以,我还是只是分析最常用的一些选项,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的东西,还是求助于man吧。
auto 和 noauto: 这是控制设备是否自动挂载的选项。auto是默认选择的选项,这样,设备会在启动或者你使用mount -a命令时按照fstab的内容自动挂载。如果你不希望这样,就使用noauto选项,如果这样的话,你就只能明确地通过手工来挂载设备。
user 和 nouser: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选项,user选项允许普通用户也能挂载设备,而nouser则只允许root用户挂载。nouser是默认选项,这也是让很多 Linux新手头疼的东西,因为他们发现没有办法正常挂载光驱,Windows分区等。如果你作为普通身份用户遇到类似问题,或者别的其他问题,就请把 user属性增加到fstab中。
exec 和 noexec: exec允许你执行对应分区中的可执行二进制程序,同理,noexec的作用刚好相反。如果你拥有一个分区,分区上有一些可执行程序,而恰好你又不愿意,或者不能在你的系统中执行他们,就可以使用noexec属性。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挂载Windows分区时。exec是默认选项,理由很简单,如果 noexec变成了你/根分区的默认选项的话……
ro: 以只读来挂载文件系统。
rw: 以可读可写的属性来挂载系统。
sync 和 async:对于该文件系统的输入输出应该以什么方式完成。sync的意思就是同步完成,通俗点讲,就是当你拷贝一个东西到设备或者分区中时,所有的写入变化将在你输入cp命令后立即生效,这个东西应该立马就开始往设备或者分区里面拷贝了。而如果是async,也就是输入输出异步完成的话,当你拷贝一个东西到设备或者分区中时,可能在你敲击cp命令后很久,实际的写入操作才会执行,换句话说,就是进行了缓冲处理。
有时候这种机制蛮不错的,因为sync会影响你系统的运行速度,但是这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想一想,当你希望将一个文件拷贝到u盘上时,你执行了cp 命令,却忘记执行umount命令(它会强行将缓冲区内容写入),那么你拷贝的文件实际上并没有在u盘上面。如果你是使用的mv命令,而你又很快将u盘拔出……恭喜你,文件会从这个星球上消失的。因此,虽然async是默认属性,但是对于u盘,移动硬盘这种可移动存储设备,最好还是让他们使用sync选项。
defaults: 所有选项全部使用默认配置,包括rw, suid, dev, exec, auto, nouser, 和 async。
一般用户没有特殊需求,直接使用defaults就可以了。看完介绍,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看前面的示例内容,以光驱为例,主要关注挂载选项这里,可以看到,光驱和其他分区设备的不同是ro,因为普通光驱是只读的。而exec则让你可以从光驱上直接执行某些程序。
第五、六列:dump和fsck选项
Dump和fsck?这是什么东西?恩,dump是一个备份工具,而fsck是一个文件系统扫描检查工具。我不会在这里详细介绍它们,因为用man或者google都可以获得更加详细的信息。
fstab的第五列是表示dump选项,dump工具通过这个选项位置上的数字来决定文件系统是否需要备份。如果是0,dump就会被忽略,事实上,大多数的dump设置都是0。而第六列是fsck选项,fsck命令通过检测该字段来决定文件系统通过什么顺序来扫描检查,根文件系统/对应该字段的值应该为1,其他文件系统应该为2。若文件系统无需在启动时扫描检查,则设置该字段为0。
早期linux的文件系统自动挂载都是靠修改这个文件来做的,但是对于USB的存储设备就要手动来挂载了,现在的linux系统都做的很好了,基本上可以即插即用,都会实现自动挂载,使用了hal((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来进行管理。
关于hal,参见
http://hi.baidu.com/adokaixin/blog/item ... 302c5.html
-
- 帖子: 236
- 注册时间: 2009-09-25 7:14
Re: 我的linux学习日记
理解 Xwindow
http://docs.huihoo.com/homepage/shredderyin/x.html
关于X window system其实有很多可说的东西,对于它的基础知识,现在的新手们已经越来越少去关心了。其实里面还是有很多有趣的东西的,在这儿先挖个坑,以后慢慢补充
XFree86
Xorg
http://docs.huihoo.com/homepage/shredderyin/x.html
关于X window system其实有很多可说的东西,对于它的基础知识,现在的新手们已经越来越少去关心了。其实里面还是有很多有趣的东西的,在这儿先挖个坑,以后慢慢补充
XFree86
Xorg
-
- 帖子: 236
- 注册时间: 2009-09-25 7:14
Re: 我的linux学习日记
发现好像很多新人都没有真正的搞明白linux的权限问题转个链接。自己也算是个备份。
http://hi.baidu.com/chickenlove/blog/it ... cb114.html
关于所谓的777,755等并不神秘
其实变成2进制数就好理解了。
权限这东西分两种,一类是对用户的,一类是文件本身。
这三个数分别代表了对三种用户的权限大小。第一个数字是用户本身对这个文件所拥有的权限,第二个数字代表了用户所在的组的其他成员对这个文件所拥有的权限,第三个数字代表了其他组的用户对这个文件所拥有的权限。
然后数字1-7所带表的意义是这样的:对一个文件来说,有三种权限要求,是不是可被读取(read简称为r),是不是可写入和更改(write简称为w),是不是可以被执行(execute简称x)。这样子对一个文件来说
r w x 三项,可以的就是1,不可以的就是0,举个例子,一个文件可读,不可写,可执行,就是r(1)w(0)x(1),这三个数连起来101,理解为二进制数数字,再转化到十进制就是5,7的意思就是可读可写可执行。
这样就可以理解类似755这样的权限了,就是该文件对拥有它的用户本身是可读写和执行。对本组用户是可读和可执行,对其他组的用户也是可读可可执行。
对于700这样的权限就是只有拥有这个文件的用户本身有全部权限,本组其他用户和其他组的用户都不对对该文件进行任何操作。
http://hi.baidu.com/chickenlove/blog/it ... cb114.html
关于所谓的777,755等并不神秘
其实变成2进制数就好理解了。
权限这东西分两种,一类是对用户的,一类是文件本身。
这三个数分别代表了对三种用户的权限大小。第一个数字是用户本身对这个文件所拥有的权限,第二个数字代表了用户所在的组的其他成员对这个文件所拥有的权限,第三个数字代表了其他组的用户对这个文件所拥有的权限。
然后数字1-7所带表的意义是这样的:对一个文件来说,有三种权限要求,是不是可被读取(read简称为r),是不是可写入和更改(write简称为w),是不是可以被执行(execute简称x)。这样子对一个文件来说
r w x 三项,可以的就是1,不可以的就是0,举个例子,一个文件可读,不可写,可执行,就是r(1)w(0)x(1),这三个数连起来101,理解为二进制数数字,再转化到十进制就是5,7的意思就是可读可写可执行。
这样就可以理解类似755这样的权限了,就是该文件对拥有它的用户本身是可读写和执行。对本组用户是可读和可执行,对其他组的用户也是可读可可执行。
对于700这样的权限就是只有拥有这个文件的用户本身有全部权限,本组其他用户和其他组的用户都不对对该文件进行任何操作。
- guishugan
- 帖子: 379
- 注册时间: 2009-03-02 19:30
- 来自: 河北石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