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主义之殇:为什么中国出不了Facebook
字号: 小 中 大 | 打印 发布: 2012-5-28 11:03 作者: 杨继刚 来源: 商业评论网 查看: 566次
还是28岁,还是亿万富翁,还是硅谷,还是大学肄业,还是IT,还是纳斯达克,还是成功上市。只不过,今天的主角,不是当年28岁的乔布斯,不是戴尔,不是盖茨,不是佩奇,而是身为80后的马克·扎尔伯格。
是的,Facebook上市了。
当天高达1151亿美元的市值,已经够让世界大跌眼镜的了,毕竟这家自创立到现在不过8年的互联网企业,成长速度超过了有史以来所有的传奇企业。作为少数几个还未开放Facebook访问的国家之一,我等目前还只能艳羡着全球近10亿用户在Facebook上分享着彼此的嬉笑怒骂与喜怒哀乐(数据援引自英国数字市场营销公司icrossing,该公司预测2012年8月,Facebook全球用户突破10亿),分享着作为一个旁观者的所有遐想与期许。
显然,隔靴挠痒的感觉一点都不过瘾。比尔·盖茨携微软冲击世界的时候,我们是满脸惊讶的旁观者;史蒂芬·乔布斯携苹果晴空出世的时候,我们是满眼羡慕的旁观者;迈克尔·戴尔携戴尔进入世界500强的时候,我们是冲劲十足的旁观者;拉里·佩奇携谷歌震撼世界的时候,我们是跃跃欲试的旁观者。现如今,当马克·扎尔伯格携Facebook登录纳斯达克的时候,我们依然还是旁观者,尽管这一次,我们已经有了新浪、腾讯、搜狐、网易、人人等一大批尝试者。
我们离Facebook有多远?这事或许上帝能知道。Facebook总在刺激我们敏感的肾上腺激素,在一个全民创富的国度,对财富梦想的追逐不稀缺,但对创新的尊重和鼓励却鲜有人热爱。即便是少数前行者,也要冒着“被山寨”的危险和“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豪情。所以,诸如Facebook的奇迹,只能被我们当成隔壁的传奇去传颂,哪怕是Facebook上市后遭遇下跌境况,也比某国字头旗号,代表喉舌的“**网”上市变现引发的关注度高。
当一次次的艳羡转化为落差时,人们不禁要问:在改革开放30余年之后,为什么中国依然出不了Facebook,为什么中国的世界500强以央企居多,为什么国内盛传的很多财富传奇,大多和关系网、专属权、政府人脉、垄断等因素有关?马云式的创富传奇还少之又少,Facebook式的行业创新还少之又少,万科式的管理突围还少之又少?而相对应的是,资源型创富、关系型创富、投机性创富、垄断型创富却占了身边的大多数?
如果将这些问题简化之,很多人发出的疑问是:为什么中国出不了Facebook?我们将问题解构一下,细化为三个问题:第一,为什么中国过去出不了Facebook这样的创新型公司;第二,中国什么时候能出Facebook这类公司;第三,中国现有的企业如何向Facebook学习。
关于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过去出不了Facebook这样的公司?这里的时间段,当然指的是改革开放后,当然指的是全球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后,Facebook为什么没有诞生在中国市场。
显然,这绝不是创富意愿不足的问题,否则怎么会出现冒天下之大不韪,用三氯氰胺和地沟油创富的一批人;显然,这也绝不是创富时间的问题,否则怎么会出现形形色色的票贩子、号贩子、车虫等群体,他们对市场机会的把握绝对一流;显然,这也绝不是创富能力问题,否则怎么会出现创业不到五年过百亿资产的业界神话。
既不是意愿问题,也不是时机问题,更不是能力问题,那为什么没有出现Facebook这样的公司?回归到问题本身,我们会发现有几个关键点被忽视了:
第一,在“有意栽花”和“无心插柳”之间,对于Facebook而言,前者是兴趣使然,后者是市场趋势,或许,这本身就与“创富意愿”无关。马克·扎尔伯格本来就没有把创富作为第一位去考虑,他或许是出于对前女友的戏剧性“报复”,或许是出于对乔布斯等前辈们的崇敬,或许是出自于某个时刻的异想天开。总之,他为他的梦想,在租住的房子里,持续奋斗8年多,期间有很多次财富变现的机会,有持续圈钱的机会,但这一切他都放弃了,代之以持续扩大的业务及市场。
所以,Facebook现象背后,与梦想有关,与环境有关,与兴趣有关,与机制有关,当然也与财富有关,只不过这里的财富,不是指套现,而是理想之一。
第二,在“逼上梁上”和“逼良为娼”之间,对于中国创业企业而言,前者近乎舍生取义,后者近乎舍身取财,或许,这本身就与“创富时机”无关。短期的把握机会与长期的持续耕耘,这一直是创业者们试图解决矛盾之一。短期决定生死,长期决定未来,这样的道理都明白,但现实中,“为五斗米折腰”却成为大多数企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千万不要迷信很多银行广告中的“小微企业贷款专家”之类的话,实际操作中,这只是一些特大银行的政治表态而已。如果你是创业型企业,如果你没有过硬的房产和资产,国字头的银行根本不会理睬你;如果你是小微型企业,如果你没有诸如政府采购之类的资格和信誉,信贷机构同样会对你另眼相看;如果你是民营成长型企业,如果你的业务客户不是稳定的政府机关,不是资产充裕的大型国企,那么你想获得资金支持,也一样是难上加难。
这种情况下,“逼上梁山”与“逼良为娼”,前者一定是找死,后者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如果只能选一条的话,很多企业在不情愿、不喜欢、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了后者。
第三,在“拿来主义”与“原创精神”之间,对于中国市场而言,前者可以一夜暴富,后者却成为市场笑柄,或许,这本身就与“创富能力”无关。当快速发财成为一种潮流被追逐时,“拿来主义”和投机取巧被赞誉为财富传奇时,那些坚守原创的创新主义者,却因为不能快速变现遭遇市场白眼,投资人和股东们似乎很难再有耐心坚持哪怕一两年,他们要的是:马上圈钱,马上变现,马上IPO,马上成为亿万富翁。然而,规律之所以为规律,那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这些年来,财富似乎在有意和大家开玩笑:可以让你一夜暴富,也可以让你一夜之间打回原形;可以让你抓住机会大捞一笔,也可以让你一把输掉整个盘子。
在“拿来主义”和“原创精神”之间,前者虽然帮助很多人完成了第一桶金的积累,但后续的持续增长成为很多人苦苦挣扎的梦魇;后者的坚守者们一直在忍受寂寞和偏见,但春华秋实之后的收获却也让他们乐得其所。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现实中的抉择是,既要有“拿来主义”的足够敏感,还要有关键环节的“原创精神”,这种“中国式折衷”本身就是一种妥协,然而,这恐怕是很多中小企业面临的生存现实。
闲无事,转载一篇关于FACEBOOK的文章
- cfan006
- 帖子: 9
- 注册时间: 2012-08-04 11:07
- 灰色小狼
- 帖子: 4585
- 注册时间: 2008-12-06 10:38
- 系统: Arch
Re: 闲无事,转载一篇关于FACEBOOK的文章
现在都市场经济了,拿一次与市场无关的创新来指摘中国的it企业没多大意义吧。
我觉得吧,企业的素质是受消费者素质很大影响的,有什么样的消费者什么样的企业就吃香。
当然我对经济毛都不懂,就是发发牢骚
我觉得吧,企业的素质是受消费者素质很大影响的,有什么样的消费者什么样的企业就吃香。
当然我对经济毛都不懂,就是发发牢骚

- 黄一孟
- 帖子: 892
- 注册时间: 2014-01-24 20:16
- 系统: linux
Re: 闲无事,转载一篇关于FACEBOOK的文章
原因大家都懂的 

deepinlinux的十宗罪
详细分析国内的三大发行版缘何成功和为何失败
开源软件是什么?自由软件是什么?
大家以为我容易吗?deepinlinux是一个公司有专职人员推广,我有自己的工作,花时间来回帖揭露deepinlinux霸道行为。但愿deepinlinux的推广人员能消停下,我也不用这么累。
只是希望开源软件能在国内更加普及能造福更多人,人们应有定制和修改软件的自由,且方式不受限制,只要他们自认为合适。
感谢回帖中众多支持我和发出公正言论的网友们!让看到ubuntu论坛的自由和公正
详细分析国内的三大发行版缘何成功和为何失败
开源软件是什么?自由软件是什么?
大家以为我容易吗?deepinlinux是一个公司有专职人员推广,我有自己的工作,花时间来回帖揭露deepinlinux霸道行为。但愿deepinlinux的推广人员能消停下,我也不用这么累。
只是希望开源软件能在国内更加普及能造福更多人,人们应有定制和修改软件的自由,且方式不受限制,只要他们自认为合适。
感谢回帖中众多支持我和发出公正言论的网友们!让看到ubuntu论坛的自由和公正
- youzhiyili
- 帖子: 2422
- 注册时间: 2012-03-22 20:42
- 系统: ubuntu22.04
Re: 闲无事,转载一篇关于FACEBOOK的文章
有一次,在去广州的火车上,买了一桶方便面,感觉很难吃
端详许久在发现.....康顺傅
到了广州火车站,很热,又买瓶水.....靠.....谁饮谁知道
细看,农峡山泉......山字旁很小很小,那两点也很小很小
小弟没出过远门,但坚信发达国家一定经历过并且一定有化解之道
而这些化解之道总是不符合 * * 特色
端详许久在发现.....康顺傅
到了广州火车站,很热,又买瓶水.....靠.....谁饮谁知道
细看,农峡山泉......山字旁很小很小,那两点也很小很小
小弟没出过远门,但坚信发达国家一定经历过并且一定有化解之道
而这些化解之道总是不符合 * * 特色
@自由建客 @qy117121 @枫叶饭团 @cikekid @YeLee @jtshs256 @eexpress @ljj_jjl2008 @zhw2101024 @TeliuTe @月下叹逍遥 @leeaman @懒蜗牛Gentoo @灰色小狼 @photor @adagio @JiangHui @phoenixlzx @onele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