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WPS/LibreOffice/Linux桌面的一些对话

OOo,TeX,KO,ABI,GIMP,Picasa,ProE,QCAD,Inkscape,Kicad,Eagle
回复
头像
Ping-Wu
帖子: 1822
注册时间: 2012-11-14 9:34
系统: Debian 12

Re: 有关WPS/LibreOffice/Linux桌面的一些对话

#40

帖子 Ping-Wu » 2016-12-15 1:28

(post deleted by author)
上次由 Ping-Wu 在 2022-03-05 0:54,总共编辑 1 次。
头像
yq-ysy
论坛版主
帖子: 4651
注册时间: 2008-07-19 12:44
来自: 广西(桂)南宁(邕)

Re: 有关WPS/LibreOffice/Linux桌面的一些对话

#41

帖子 yq-ysy » 2016-12-15 18:11

Ping-Wu 写了:以前(2006~09)Sun Microsystems在积极推广OpenSolaris桌面时,我就发现Sun的工程师们没有人愿意放下身段在日常生活里使用他们自己的桌面系统。即使有些员工因为工作关系不得不使用OpenSolaris桌面,也只是有问题时自己解决,没有人会主动的去接触群众,事先了解目标使用者的需要。那时候Sun每年总花个数百万美金在国内各个大学办大型活动来推动OpenSolaris桌面,每次(因为与学校党组织配合)总有上千人参加。但真正接受Sun系统的人呢? “零”! 主要原因是:没有QQ。那时候,这些名校的大学生(尤其是学理工的),没有QQ简直是不能活。现在因为有手机的关系,情况应该稍微好一点。不过除非有外在力量(例如ZF或公司压力),要改变一般人使用电脑的习惯,根本不用想啦。

其实对Linux有兴趣的大学生自己会去学,不用我们关心,太积极了反而会惹人厌。如果对推广Linux桌面有兴趣的话,我觉得重点应该放在被资讯大户遗忘的族群上,如贫远地区的居民,或已退休及即将退休的中老年人等。我们如果稍微有一点怜悯心的话,就应该知道不能被“Windows到处都是”这个假象所骗。很多人即使舍得买一台“正牌”的电脑,拿回家后也不知道怎么用。过一阵子,整个电脑则又是病毒又是木马,搞不好还被人拿去作BOT莫名其妙成为骇客人头。对不少的民众,一套精心设计及测试过的Linux桌面系统其实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要让大学生有兴趣,我想唯有看ZF及企业界的态度。我所指的并不是说政府规定人民一定要用某样的系统,因为即使川普上台后对中国盗用软件的态度转硬,大学生用盗版Windows/Office的习惯还是改不了。

在OpenSolaris 计划的末期,我曾经与中国智慧财产权律师协会的一些领导们讨论过在北京政法大学办一个以OpenOffice/StarOffice为主的OpenSolaris实验室。会选择政法大学的主要原因,乃是(1) Sun 在北京有分公司可以提供技术支援,(2)学法政的学生跟ZF比较有关系,让我们有机会知道ZF机构里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应用软件,以后真的要推动也比较快。如果政府机构采用了开源的作业系统,企业也一定会跟进,大学生们也才可能有兴趣接受。

这个计划后来当然因为Sun Microsystems关门而作罢。但开源应用软件经过十多年不断的搓磨改进,很多已经媳妇熬成婆,也许不必Sun了。例如我发现小孩子很喜欢(客制化过的)LibreOffice(因为可以在Writer里绘图)。稍微进阶后可以升级到Krita,充分发挥艺术创意性。另外,我们发现UbuntuMate 16.04及所牵涉到的ppa已经很成熟了,我们在考虑除了少数机器外,其它全部转到(根据我们需要客制化过的)iso开机,使用者根本不必(也无法)接触到作业系统。不过我们目前接触的范围太小了,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
Sun服务器的桌面,十几年前在某大学网络中心里接触过几天,虽然感觉比同一时期的Linux其它桌面强多了,但很奇怪,我对它提不起兴趣。同样地,当时办公室还有一台Apple苹果经典的透明一体机(绿色的显示器那款),也是高档货,我也没一点兴趣去碰它,甚至都没过开机,以至于老板抱怨说:“这台机子那么好你都不用?不用我就扛走了?”我很坦然,说:“扛去吧,我不用。”——直到现在,我也依然对Apple的操作系统一点兴趣都没有。很多做影视的朋友都以“买个苹果电脑作为影视工作站”为荣,他们都认为用苹果系统、用苹果软件那是最“先进”、最“高大上”的,即使买不起苹果电脑,也要用普通组装电脑安装“黑苹果”系统……而我的想法是(借用摄影圈里的一句笑话):相对于“用什么镜头才能拍出好照片”,其实镜头后面的那个“头”(你的脑子)更重要。

有个有趣的情况,国内能熟练使用Blendr并经常应用于工作的人,很多都在认真考虑(甚至已经安装)使用Linux系统,原因很简单:Blender在Linux系统下运行的效率比在windows下高多了,而在苹果OSX系统下运行简直是渣,甚至在“苹果OSX系统里安装的windows虚拟机”里运行的Blender都比在“苹果OSX原生系统”下运行快一大截……所以,能(大幅度)有效解决问题的,才会受人欢迎。

“重点应该放在被资讯大户遗忘的族群上”——对于“已退休及即将退休的中老年人”这个也许可以。而对于“贫远地区的居民”我觉得在国内就不大行了,因为他们希望的是“缩小与外界的差距”,如果弄了一个外界都很少用的系统送给他,他也不一定高兴。例如:和外界别人交流时,别人说“你可以把照片PS一下”,结果Linux系统里没有Photoshop,他的外界朋友也不会用Gimp,这就反而变成了“和外界有差距”了。Word之类的办公软件也是一样——除非是一个于外界隔绝的办公室,例如:银行、警局,他们的电脑是禁止连接上互联网的(他们有各自的行业内部网络,也是全国联网的),就可以考虑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然而,目前他们大多也是在使用旧版和盗版的windows系统。就连有时在电视新闻里,看到的发射卫星的测控大厅,有时也可以看到有的电脑显示屏显示的是XP的经典桌面(当然,某个监控软件的客户端使用windows系统应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说到“与世隔绝”,不知道你看过一部纪录片《第三极》没有?其中有一集说到,在西藏一个很偏远的山峰顶上,有一个小庙,里面就只有一位僧人,但是他却使用着先进的电子设备,与外界保持着联系: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以及平板电脑,Ipad里面有Potoshop,也有QQ,苹果系统也有微软的office、支持网上银行和支付宝……这些东西Linux系统下到现在还只是部分得到解决而已,QQ就不用说了。使用的人少,企业开发支持Linux系统的意愿就少,软件不足,使用linux的人就更少……相对于其它操作系统爆发式增长的用户数量来说,确实如此。但我相信,使用Linux的用户的绝对数字依然是在(缓慢但稳步)增加的。

想起20年前,我曾经在电视上,兴致勃勃地观看中央教育频道里播出的 OS/2 系统下的 Lotus 1-2-3 办公软件教学节目……同一时间播出的还有 Photoshop 3.0(或4.0?)教学节目。现在这两款软件的处境已经不止是“天地之差”,而是真正的“生死之别”了。相对于Lotus的灭亡,OpenOffice或LibreOffice算是挺过来了,还不错。
头像
Ping-Wu
帖子: 1822
注册时间: 2012-11-14 9:34
系统: Debian 12

Re: 有关WPS/LibreOffice/Linux桌面的一些对话

#42

帖子 Ping-Wu » 2016-12-16 18:06

(post deleted by author)
上次由 Ping-Wu 在 2022-03-05 0:55,总共编辑 1 次。
头像
yq-ysy
论坛版主
帖子: 4651
注册时间: 2008-07-19 12:44
来自: 广西(桂)南宁(邕)

Re: 有关WPS/LibreOffice/Linux桌面的一些对话

#43

帖子 yq-ysy » 2016-12-16 19:49

Ping-Wu 写了:我在约7~8年前(?)曾试过Blender,觉得很不成熟。后来又玩了一次,可能因为是先入为主的关系,稍微一点不顺,就又放弃了。(这个经验可能跟很多人对LibreOffice/Ibus-Pinyin的感觉很像。)以后有时间,一定会多用点心,好好的学习。如我在另一个帖子里提到,开源的amdgpu驱动器已经发展成功了,刚刚出来效果就非常好,对Blender在Linux下使用的效率(以及减低硬体成本),应该会有很大的帮助。希望以后因为Blender的关系,使用Linux的人会大量增多。
其实,7年前的Blender是“另一个”Blender,因为Blender软件开发团队从中看到了其中的不足,于是在2007年,Blender软件开发团队决定重写所有源代码!也就是说,旧版本的Blender截止于2009年公布的2.49b版。从2.5版开始,Blender是一个完全崭新的3D软件;Blender 2.5x版从2007年开始编写,之后的几个年发布的2.5x版都算是“测试版”。直到2011年10月19日发布Blender 2.60 正式版。现在最新的是Blender 2.78a版,但从2.8版开始,Blender又将有许多重大的变化……更新的速度之快,学都学不及啊。

Ardour也是国外知名的音频编辑软件,它出名比Blender更早,本来也应该可以带动更多的人使用Linux的,只可惜,现在他们都奔着ADOBE的 AU 去了。

说到 Ibus-Pinyin 我曾经遇到一个问题:中文输入法状态下Firefox文本输入框内,“选中文字“等于“删除文字“?后来用 Gmail 与Ibus 的作者之一 Peng Wu 联系上(他是不是你?),找到了解决方法: viewtopic.php?f=180&t=470701 Ctrl + Alt 打开终端,输入ibus-setup打开ibus首选项,常规设置中,勾去“在应用程序窗口中启用内嵌编辑模式”。——再后来,因为找不到他推荐的 ibus-libpinyin 安装,于是就安装了 ibus-sunpinyin,但感觉,这两个拼音都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词汇量太少,而且词频的排列与日常使用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打字快时,经常一不小心就选错默认的字词。所以再再后来,又安装了Fcitx小企鹅输入法,这个词汇量多得多了,感觉才好了一些(虽然还不如windows下的Sogou搜狗拼音输入法)。

拼音输入法最大的问题就是“同音字、同音词”太多,经常要不停地翻页选择(在UbuntuStudio下,Fcitx小企鹅输入法居然不能使用Page Up、Page Down翻页?),这大大降低了打字输入的速度。而五笔输入法我也用过几年,发现它会造成“提笔忘字”的情况,当手里拿起真正的笔时,反而想不起这个字应该怎么写了,脑子里出现的是代表五笔字根的字母,而这个字母代表什么字根却又想不起来了……所以后来我坚决抛弃了五笔输入法,又用回拼音。再后来,发现了“数字五笔”这个以笔顺为基础的输入法(widnows平台),一直很想把它移植到Linux上,在 Gmail 上和 Ibus 的作者之一 Ding Yi Chen 讨论了将近50封邮件后,认识到了一些开源软件的法律法规知识(不能未经同意就使用他人输入法和码表),然后我查询到“数字五笔”这个输入法的专利已经失效,所以,再再后来,我开始编制“开源笔顺输入法”的码表(仅仅是原理上基于“数字五笔”,但编码全部重新编排),从4月起到现在,这事情占用了我几乎所有的“有工作时的业余时间”和“无工作时的待业时间”,现在单字码表差不多完成了,争取在春节后(2月份)也把词汇码表完成(因为还得学习Python程序,写个简单的“利用单字码表,读取词汇表,从而自动生成词汇码表”的程序)——在这之后,才能邀请其它热心的程序员,开始开发这个“开源笔顺输入法”的正式程序。(因为笔顺输入有些功能比较复杂,ibus仅仅基于编码的架构实现不了,Fcitx尚不清楚。)
Ping-Wu 写了: 所谓“贫远地区的居民”,就应用软件来讲,跟其他地区应该没有不同,不同的地方主要是:如何在最困难的环境下提供服务。或更正确的说,如何提供一个最不需要服务的系统。对Linux的应用软件来讲,我们可以使用唯读的(客制化过的)iso。 Windows的软件,则可以使用虚拟机的方式。我在另一个帖子里谈过,使用Windows虚拟机的好处就是出了问题时,几秒钟之内就可以换一个新的虚拟机来解决。这其实就是谷歌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系统有问题时,马上用备份的系统取代,不要浪费时间去修理。当然啦,数据必须保留下来。

如上所述,Windows软件的问题,可以用VirtualBox虚拟机解决。一般人基本上都会“玩”虚拟机,但真正进阶的学问却好像不太有人谈到。另外,Linux桌面可以配合安卓手机或平板电脑使用,大部分软件不足的问题也应该可以解决了。
嗯,我似乎明白你的意思了:例如,进入“无人区”探险,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如果windows系统崩溃了,如果要重装系统和软件就很麻烦……但这里又有一个问题,首先,出现这种极端情况的可能性很小,这也意味着有这种需求的人群很少。其次,即使有人有这种需要,他们也更希望拥有一个“与自己家里的电脑一致的操作系统”,这样他们才能感觉“使用方便”(不必和他们说什么“文件可以兼容、不同系统和软件之间可以导入导出”之类的解决方案,他们想要的就是“一模一样”)。——正因为如此,所以大多数人不会选择携带安装有linux Live系统的笔记本电脑(甚至不愿携带一个Live USB),而宁可冒着“途中有可能崩溃无法工作”的风险也要携带装有windows系统的笔记本电脑。

早在10年前,我这个小城市的电子商场里就有安装有Linux桌面的笔记本电脑卖,然而,那只是作为“更便宜”的借口,因为没有安装正版windows系统,所以用户也就能省下了购买正版软件的成本。无一例外的是,当用户付了钱之后,店员都会很热心地“应顾客的要求”格式化硬盘,安装上盗版的windows系统,以及QQ、MsOffice等各种软件……我也曾经刻录过几十张Ubuntu Live系统光盘,还打印有漂亮的DVD碟面,试图在电子商场里给商家免费推广,希望他们能在店面里展示的十几台电脑里“只装上一台带3D桌面的新奇有趣的操作系统作为演示,说不定能为你们吸引更多顾客”,结果也是无一例外的、毫不客气地被赶出门外,并拒绝接受光盘,还和临近铺面的一起嘲笑我,彷佛我是一个想借机搞破坏、安装木马病毒、或者是想骗取他们钱财的坏人……言语中,他们洋洋得意,就像是成功防止了一场骗局的发生,笑容里带着无比的成就感……
Ping-Wu 写了:Lotus 被IBM买去后,变成SmartSuite的一部分。两年前(?)IBM把SmartSuite贡献给Apache Foundation,成为Apache OpenOffice的一部分(但code merge还没有完成)。因为Apache OpenOffice的内码(根据APL授权)可以被LibreOffice(根据MPL授权)使用,Lotus 1-2-3的功能,迟早会被并入LibreOffice。目前LibreOffice 已经有超过两千多位注册的开发者,进步很快的。
印象比较深的,是Lotus 1-2-3有一个可以在电子表格上“圈圈点点”标注注释、添写评语的功能,不知道这个功能LibreOffice现在实现了没有?
头像
Ping-Wu
帖子: 1822
注册时间: 2012-11-14 9:34
系统: Debian 12

Re: 有关WPS/LibreOffice/Linux桌面的一些对话

#44

帖子 Ping-Wu » 2016-12-21 1:41

(post deleted by author)
上次由 Ping-Wu 在 2022-03-05 0:55,总共编辑 2 次。
头像
yq-ysy
论坛版主
帖子: 4651
注册时间: 2008-07-19 12:44
来自: 广西(桂)南宁(邕)

Re: 有关WPS/LibreOffice/Linux桌面的一些对话

#45

帖子 yq-ysy » 2016-12-23 9:05

Ping-Wu 写了: Peng Wu (吴鹏)是红帽(RedHat)的工程师,现在已改名为Epico(GitHub)。 Ding Yi Chen 也是红帽的工程师,住在澳洲(在那里拿到博士),不认识。
说到中文姓名的英文拼写方式,我一直觉得没必要“把姓氏颠倒过来”迁就外国人的,反倒是应该向外国人解释,我们的姓氏是排在前面的。翻看《中英大辞典》,或者《英中大词典》,或者看看国外的英文文章,他们是如何翻译“毛 泽 东”这个词的?全部都是翻译成“Mao Zedong”嘛,没有一个是翻译成“Zedong Mao”的。最近这几年,看电视上的奥运比赛的字幕,发现有了新的解决方案:就是姓名的排列尊重各国各自的语言习惯,唯一要做的是把姓氏部分全部用大写字母来表示,例如: MAO Zedong ,这很好。
Ping-Wu 写了: 我在不少的其他帖子里提过,要使用ibus-pinyin的话,必须执行下列两个步骤然后重新开机:

代码: 全选

1.  sudo apt-get install ibus-pinyin ibus-libpinyin pinyin-database
2.  在选择中文输入法时,必须指定“拼音”,而不是“智能拼音”
从Ubuntu 13.04起(或12.04,不记得了),里面预设的ibus-pinyin就几乎不能用。我不知道这个问题是否跟麒麟积极的在推动Sogou搜狗拼音输入法有关。我们被迫去使用搜狗及Fcitx也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因为我们的学员们抱怨太多了,又不像诸位Linux大牛一样可以自己解决问题,终于找出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使用一段时间后,建立了自己的词库/句库,我自己现在打中文字时,几乎都不必去碰选字栏。红帽是Linux的主流,有些地方跟着它们走也不会错的。

目前要让ibus-pinyin更好用的最快办法,乃是大家一起扩增它的资料库(以SQLite3的格式储存在 $HOME/.cache/ibus/pinyin/user-1.0.db这个档案里)。不过大家到这个论坛来的目的主要是想练功夫,对这种雕虫小技的事,虽然可以造福大众,没有人会有兴趣的。

(不过我发现一般年纪比较大的电脑使用者,他们只会使用手写输入。Linux里头的中文手写输入工具非常粗糙,几乎完全不能用。因此Linux桌面被一般民众接受的机会,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是零。我们不了解情况就鼓励不认识的人去使用Linux,只会扼杀了以后被接受的机会。)
我也看到了这个现像,6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反而喜欢使用智能手机了,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有手写功能。我有几个亲戚,或朋友的父母,以前从来没有见过他发短信、写电子邮件的,我曾经多次上门帮他们解决电脑问题,教他们打字、如何玩网络象棋、如何上QQ联系儿女等等,但他们就是掌握不了,因为不会拼音也不会五笔,电脑上的手写板也早就有了,但老年人也很少用,就是嫌麻烦。——然而,现在他们用手机玩QQ、玩微信都很顺,甚至还向我炫耀说自己能用手机在网络上找电子书看,什么什么小说很好看的……由此可见,如果要做面向老年人的定制桌面,得向手机学习。

另外,拓展ibus-pinyin词库,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SQLite3格式有没有编辑器?导入一个txt文件就能输出词库文件的方法?因为我觉得,词库的更新,真的是一个输入法能否长久生存的关键(sogou搜狗这方面确实做得好)。开源输入法没有钱雇佣专人去维护更新词库,就得想办法方便大众一起更新词库,这样一来,就必须简化“上传、下载、更新”词库的方法,否则更新一个词库还要先学习一种程序语言,就没几个人愿意参与了。这个建议我也向 Ding Yi Chen 提出过,但觉得在 ibus 上实现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我也更倾向于把现在正在做的“笔顺输入法”做成一个独立的输入法软件,开创一个新的大众词库管理模式。
Ping-Wu 写了: 另外有关在电子表格上“圈圈点点”标注注释、添写评语的功能,其实这是LibreOffice的最强项之一,也是很多小朋友们喜欢LibreOffice的主要原因。请见下面截图:

使用VirtualBox时,可以设定一开机就进入虚拟机,一般WindowsXP使用者并不会感到不同(只是会觉得系统反应较快)。不过如我在前帖提到,长期使用虚拟机必须注意到最佳化(optimization),这一点倒是很少人提到。目前虚拟机的开发重点之一,包括GPU Passthrough,让虚拟机能直接使用绘图晶片。 要推广Linux最大的劣势,就是没有这些店员,能像对Windows机器一样热心地帮顾客做客制化的工作。

另外,现在已有一些安卓apps,如 AirDroid,可以让Linux桌面跟安卓手机连接来执行后者里的应用软件:
这些工具如果成熟了,也许可以弥补Linux桌面缺少(大众用)应用软件的缺点。
嗯,现在手机对于Linux用户来说,最大的福音就是“又可以用QQ”了,尽管不是在电脑上用,但至少不会为了用QQ而去重启电脑切换到windows去了。
我的想法刚好是反过来,想办法让手机能用上Linux的软件,这样就能推广普及Linux桌面。这方面,目前似乎Apple苹果做得最好,以前windows想做这事失败了,现在win10又来继续。Ubuntu和魅族手机也在尝试,但感觉进展缓慢。也许还需要再等几年,等手机的硬件水平发展到足够支撑起Linux桌面才行?
头像
Ping-Wu
帖子: 1822
注册时间: 2012-11-14 9:34
系统: Debian 12

Re: 有关WPS/LibreOffice/Linux桌面的一些对话

#46

帖子 Ping-Wu » 2016-12-24 3:36

(post deleted by author)
上次由 Ping-Wu 在 2022-03-05 0:56,总共编辑 3 次。
头像
yq-ysy
论坛版主
帖子: 4651
注册时间: 2008-07-19 12:44
来自: 广西(桂)南宁(邕)

Re: 有关WPS/LibreOffice/Linux桌面的一些对话

#47

帖子 yq-ysy » 2016-12-26 9:10

Ping-Wu 写了: SQLite数据档案可以用LibreOffice来做前端(frontend)编辑工作,不过最简单的办法,乃是到Ubuntu 套件库 apt-get install 一个 sqlitebrowser 的套件。SQLite是一个非常轻量级不需要server的database工具,写程序时(如使用Python)可以embed到应用软件里面。用sqlitebrowser编辑及修改数据也非常容易。

基本上,Ibus-pinyin在SQLite database里的储存格式,乃是用整数(integer) 1(“b") 到 24("Zh")来代表子音,25("a”)到 55 ("uo“)来代表母音。比起搜狗来,因为只牵涉到integer操作,词库占的空间较小,执行起来也比较快。

关于“让手机能用上Linux的软件”,如果手机使用的是Intel晶片的话,一般换装成Ubuntu已有不少例子。但因为缺乏应用apps(如中文手写输入),玩一玩可能有一点成就感,不过目前只是浪费时间。

用Airdroid的目的,乃是要在电脑里执行Android工具,目前这个套件还不是很成熟。不过手机跟桌上电脑各有优点,最好的办法是将不同的硬体“混成使用”(即目前最常谈到的 ”heterogeneous hardware“硬体使用趋势)。举一个例子,安卓也可以拿来绘图,不过基本上只是玩具。我们的学员里有一位小朋友,用Krita帮人画人像,一张收$100USD。画出来的人像,可以印在铝合金板片上,有让人感到“震撼”的效果,请她画的人都觉得$100USD太便宜了*。像这种专业的东东,手机或平板电脑就拍不上用场了。同时,有像Krita, LibreOffice这种工具,小朋友们才不会完全抛弃电脑。

另外,如我两年半前在麒麟论坛所提出的,Ubuntu使用者可以利用VirtualBox来执行安卓apps(如附图)。现在大尺寸的触控屏幕已越来越普遍了,linux的驱动器也相当成熟,在Ubuntu上执行安卓虚拟机可以让老年人不必受到手机字体太小的困扰。不过对一般人,我觉得还是混成使用(heterogeneous hardware)较适合我们的习惯。

* 我有一位朋友请这位Krita"专家“画了一张他已过世祖母的像,他跟我说每次见到这幅画时都还会流泪。一般照片可能就无法这么传神了。
如何可以的话,给你的小朋友Krita高手的画作品,拍几张照片给我们看看?印在铝合金板上是什么效果?我也很好奇和期待……

昨天,我向某人推荐Blender又一次遭受到了失败,再一次感受到,还是得靠作品说话才行。不论说多少“这个软件更好、效率更高、操作更快捷、安装更方便”都是没用的,除非你给他展示一个“惊艳”的作品,并且这个作品还能挣到很多很多钱,才会有人对这个开源软件感兴趣。就像张德培夺得法网冠军之前,没人相信黄种人能打网球;就像刘翔夺得奥运冠军之前,没人相信亚洲人能参与短跑项目……很多人口口声声说“软件只是个工具而已”,既然是工具,那当然应该按工具是否“更高性能、更高效”来选择呀。但在向他们介绍Blender时,他们又以“使用人群数量”和“知名度”来决定取舍,常常反问:“你把Blender说得那么好,怎么不见(国内)有很多人用?怎么不见有哪部院线电影是用Blender做的?”所以,Blender虽然有了几部开源电影,但还不足以说服国内的动漫用户,除非再来一部赚钱的、名声很大的院线电影。
头像
Ping-Wu
帖子: 1822
注册时间: 2012-11-14 9:34
系统: Debian 12

Re: 有关WPS/LibreOffice/Linux桌面的一些对话

#48

帖子 Ping-Wu » 2016-12-30 19:35

(post deleted by author)
上次由 Ping-Wu 在 2022-03-05 0:56,总共编辑 1 次。
头像
yq-ysy
论坛版主
帖子: 4651
注册时间: 2008-07-19 12:44
来自: 广西(桂)南宁(邕)

Re: 有关WPS/LibreOffice/Linux桌面的一些对话

#49

帖子 yq-ysy » 2016-12-30 23:02

Ping-Wu 写了:我特地到我这位朋友家里一趟。不过这个人像画并不是一个艺术品,而是一件很私人性的(private)纪念品,想拍照实在提不出口(就跟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父母的照片上传到网路一样)。不过这位小朋友把他祖母微飘的发丝以及脸部皱纹峰谷明亮对照度等这些小地方,都很细腻的发挥了出来,看起来真的就好像想向我们讲话一样。Krita能画出这样的成果,实在不简单。

关于印在铝合金板上的图片,这一定要看到实品才可以感觉出效果。以后有机会我再提供一些网路上的资料。

我的经验,要别人接受开源软件,第一,产品必须是经过千锤百炼,第二,推广人必须有某些程度的威望。其实这两个条件是相关的。我以前常常提到的“社区版Ubuntu”的LiveUSB,就是希望大家能够舍弃成见,在几个主流应用套件上合力多下一点功夫,多多累积使用者经验。我们想对别人推荐的软件,是否对方可以“无后顾之忧”的去使用?我觉得我们有时候应该问问自己,对于我们想推动的开源软件以及所属的Linux系统,我们是否有足够的信心呢?我个人的看法总是,在没有累积足够的使用者经验以前,任何的信心都不是很踏实的。
不便拍照,这没关系,可以理解。
国内画画功力好的人不少,但是如果想要他们学用krita,恐怕就不大容易了。确实,对于“被推广者”来说,“介绍人”的威望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因素。想当年在某职校教Blender时,老师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些威信的,他们接受起来也快,仅一周(18个课时)就有学生能用Blender做简单动画,完成自己的音乐照片剪辑了。

在佛学里,“信”分五种:迷信、仰信、解信、证信、实信。
结合到开源软件的推广,也有这五种“信”的体现:
看到广告里说“XX软件好”,或者听周围人说“XX软件好”,就信了——迷信;
听到知名人物、著名明星推广介绍说“XX软件好”,就信了——仰信;
自己翻看某类软件的多种资料,分析对比资料数据,于是判断出“XX软件好”——解信;
自己用过好几种同类软件,并且都用得比较熟悉,然后自己总结出“XX软件好”——证信;
自己就是这类软件,与这类软件融为一体了——实信。

我觉得,足够的信心——是建立在自己清楚“我能用这软件做什么”,以及知道“做出来的事情能有多大影响力”的基础之上的。
就像“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典故一样,知道自己心里的竹子是什么样子,也知道自己能不能画出这竹子,这是“能力”的体现。
然而“影响力”的体现就复杂一些,分两种情况:
一种就是从“三世因果”的角度去解释:别人相信不相信你,会有多少人相信你,这是前世的因,在今世结的果。
另一种是就着这辈子的技术原理来说:是否抓住了听众的心理?如何吸引他?或者,更直白地:你的宣传是否能操控他的思想?
——这方面的手段,影视界是玩得最娴熟的。一部好的影片,能让你哭、让你笑、让你90分钟不舍得离开,然后心甘情愿掏钱。
电视广告,玩的也似这种手段。但显然,开源软件的宣传在这方面,是远远落后于商业软件的,软件宣传又落后于硬件宣传……

我同意你的说法——是否对方可以“无后顾之忧”的去使用?处处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解决他们的问题,才能获取最基本的信任。
但目前国内用户最大的“后顾之忧”仍是,自己Linux系统与别人windows系统的交互很麻烦,LibreOffice文件与MsOffice文件的交互很麻烦……也就是说,改用Linux系统之后,或者改用LibreOffice之后,自己在工作时与别人的交互并没有变得更简单或更容易,反而是变得更麻烦了,于是,他们就会选择放弃。——相比之下,手机软件之所以能蓬勃发展,就是因为“太方便了”,不需要再扛着几公斤的电脑在身边,也一样能上网,MP3播放器也不用带了、照相机也不用带了、手表也比用带了、指南针也不用带了、手电筒也不用带了,一个手机就解决了那么多的问题,多好啊!而开源(桌面)软件目前大多数仍处在追赶商业软件的路上,距离像手机那样“跨越式”的突破还很远。
头像
Ping-Wu
帖子: 1822
注册时间: 2012-11-14 9:34
系统: Debian 12

Re: 有关WPS/LibreOffice/Linux桌面的一些对话

#50

帖子 Ping-Wu » 2017-01-03 5:53

(post deleted by author)
上次由 Ping-Wu 在 2022-03-05 0:57,总共编辑 1 次。
头像
yq-ysy
论坛版主
帖子: 4651
注册时间: 2008-07-19 12:44
来自: 广西(桂)南宁(邕)

Re: 有关WPS/LibreOffice/Linux桌面的一些对话

#51

帖子 yq-ysy » 2017-01-03 9:05

Ping-Wu 写了: 十多年前我在参与开发Corel Linux时认识了一位在国务院服务的朋友李武强博士(留法博士,人称邓小平“钦点”从陕西调到北京来整顿国产软件工业)。那时候李武强博士是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他很早就看出来中国要发展软件工业必须从Linux着眼。当时他曾下令北京市政府购买软件时,必须最少30%(或10%,记不得了)是Linux产品(当时国务院也先在浙江协助一个公司开发一套基于OpenOffice的Linux办公室软件)。不过这个计划因为地方阻力太大,没有成功。想想看,如果以堂堂中央ZF的力量都推不动Linux桌面,我们算哪根葱?

不过我个人觉得,目前国内接受Linux桌面的大环境比那时候要好太多了。LibreOffice文件与MsOffice文件交互的问题,用WINE/Office2013很好解决。公司的话,需要处理Windows的文件,可以用Linux client 接到一个Windows的伺服器,一般的系统管理师(SysAdm,system administrator)应该都知道怎么处理。在Linux系统内无法使用QQ或网银问题,这是中国人自己出卖中国人的事,根本不是问题。美国川普上台以后对中国普遍盗用美国软件的事一定会大作文章,我们全盘接受Linux桌面可能是不得不做的事。我们如何为这个过度(transition)尽点力呢?更重要的,如果中国真的接受Linux桌面了,我们这种搞了半辈子Linux的人,不要说是否能沾点边,是否能避免被边缘化(marginalized)了呢?
这阻力和我以前在某动画公司想推广Blender遭遇到抵制的原理是一样的,按古书上的说法就是“民曰不便”。

我又有了一个新想法,就是你们也许可以开发一款“一元互助”手机APP软件:
* 遇到困难问题的人,可以发出1元~10元的悬赏令,以文字和图片说明具体情况,向网络求助;
* 愿意提供帮助的人,可以使用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方式帮助求助者,并获得悬赏报酬;
* 可以分几大类,例如,电脑手机应用类(其下又分Windows系统、Linux系统,Ardour系统),生活百科类(其下又分衣、食、住、行);
* 残障人士的求助免费(如同上次说的“做你的眼”这个App)。
* 用户数量上来了,软件开发者的盈利模式就可以再行考虑,有多种:广告、提成等等。

这种“小额悬赏”有几个好处:
一是以利益驱动来吸引互助,虽然金额不高,但人口基数大,付费者能接受,也总能及时得到帮助,勤劳的帮助者也总能赚到足够的钱;
二是金额虽小,却提高了坏人发布“违法广告”的成本,防止网络骗子利用此平台实施诈骗,即使用户真的受骗损失也不大;
此外,这个APP软件仍要注意监管,避免有人发布“违法、淫秽、垃圾”广告和信息。
头像
Ping-Wu
帖子: 1822
注册时间: 2012-11-14 9:34
系统: Debian 12

Re: 有关WPS/LibreOffice/Linux桌面的一些对话

#52

帖子 Ping-Wu » 2017-01-04 1:14

(post deleted by author)
上次由 Ping-Wu 在 2022-03-05 0:57,总共编辑 2 次。
头像
Ping-Wu
帖子: 1822
注册时间: 2012-11-14 9:34
系统: Debian 12

Re: 有关WPS/LibreOffice/Linux桌面的一些对话

#53

帖子 Ping-Wu » 2017-01-04 1:33

(post deleted by author)
上次由 Ping-Wu 在 2022-03-05 0:57,总共编辑 1 次。
头像
yq-ysy
论坛版主
帖子: 4651
注册时间: 2008-07-19 12:44
来自: 广西(桂)南宁(邕)

Re: 有关WPS/LibreOffice/Linux桌面的一些对话

#54

帖子 yq-ysy » 2017-01-05 18:43

Ping-Wu 写了: 最近有一部大头院线电影“饥饿游戏”(Hunger Games),其中3D视觉效果(vfx)部分就是用Blender做的:
http://www.cgmeetup.net/home/the-hunger ... breakdown/
Blender还没有普遍被电影公司接受,主要原因是Linux里的OpenGL绘图API跟DirectX在功能上不太能相比。

现在Vulkan API已开发成功了(尤其是配合AMD的绘图晶片以及可以使用直接打包在Linux内核里的AMDGPU驱动器),很多电玩公司也已跳过OpenGL 4.5,改用Vulkan API来把Windows里的games移植到Linux平台上。在英文版的电脑杂志里,这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Linux电玩要有生存空间的话,必须比Windows强(玩的人才愿意转平台)。从一些初步资料看起来这并不是不可能的事,Blender前景应该也可以看好。

我个人觉得这个构想很好。Linux桌面无法被企业界接受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因为缺乏一个可以提供服务的“交易”平台。不过在这个交易平台可以实现以前,必须有足够使用Linux桌面系统的公司*(我目前只对Linux桌面有兴趣)。

*至少从我个人的观点来讲,这是一个典型“先有鸡或先有蛋”的问题。因为没有可提供Linux桌面服务的人员(主要是办公室软件,尤其是LibreOffice),我们无法推荐我们认识的公司去考虑Linux桌面。因为没有使用Linux桌面系统的公司,一般人也对企业用的Linux桌面兴趣缺缺。
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先有鸡或先有蛋”的问题,通常意味着“谁愿意迈出第一步”的问题。
——这不是“敢不敢”的问题,而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
因为看不到(或者不知道)是否有赚钱的前景,有可能白忙一场也赚不到一分钱,所以大多数人就“不愿意”去做;
而如果有人做过,且赚到钱了,那么风险再大,也会有人愿意投入,所以这不是“敢不敢”的问题。

在乡下,有一句俗话,是这样说的:“荒田没人耕,耕好了又有人来争……”
新闻里,也看到过不少“承包土地种果树,辛苦几年终于结果了,合同期限未到,土地被东家强行收回”的例子,说到头,就是一个“利”字在作怪。

而在社会道德方面,很多人的心理也是这样:“让我做好人?那岂不是很吃亏?还是等别人先做好人吧。”
——于是,个个都怕吃亏,没人愿意做“第一个好人”,就形成恶性循环,道德沦丧、世风日下。
“法律、法规、制度”只能用来吓唬人(说好听的是“震慑坏人”),因为好人很自律不会做坏事,而坏人则是不停地在想办法钻法律空子,
只有坏事发生了,才会去禁止,例如,互联网刚刚诞生的时代,谁会去提前制定一部防止黑客犯罪的法律?所以法律总是会慢一步。
反过来,民风淳朴的小乡村,邻里彼此和谐相处,没几个人能说得出几条法律,但是也没人去做坏事、没人犯法。
因此《道德经》中说: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法律条文多,美名其曰“法规完善”?其实是反过来,体现了这个社会因为盗贼太多,所以才不得不立那么多的法。
纵观古今中外历史,每一个朝代,都是新建时法规很少,覆灭时一大堆法规。由此可见,法律是管不住人的。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法律又少,社会又发展呢?——答案很简单,道德教育。(肯定会有人不乐意了,他们会说:这是“洗 脑”。)
如果人人都讲道德,利益面前是谦让而不是争斗,就没人犯法了嘛。那我讲道德、别人不讲道德,我吃亏了怎么办?这就是上面说的“愿意不愿意”。
以前,古代是教育小孩子学习“孔融让梨”,现在则是反过来,如果小孩子不会抢那个最大的那个梨,还会被妈妈骂“你真笨!”
在国家层面就更复杂了,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也是时而讲利益、时而说道德,但这技巧很高深。再穷也要支援亚非拉,为什么?想一想再回答。

那么,我不是国家领导人,在个人方面,又能为全社会做出什么贡献呢?大声呼吁“完善法律、建立个好制度”?
其实,每一个人,就像是一滴水,整个社会就像是大海,海水又苦又咸,怎么办?——用法律来规定“你这滴水,不许变咸、只许变甜”?没用的。
只有从自己做起,自己把自己这滴水变甜,然后以身作则,感化和带动身边的水滴,一起变甜,才能逐步让社会风气好转起来。
如果人人都怕吃亏,没有人愿意做第一滴甜水,那就这片海就永远是一摊苦水了。

开源软件的世界,也是一小块甜水。这个“甜”不是指“利益的甜”,而是指“无私互助的甜”,
商业软件固然做得很好,但其“唯利是图”的理念,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一个人。
虽然比起商业软件的大海来说,开源软件还不足以与其抗衡,但是这精神不能丢。
要想吸引更多的人来加入开源软件的世界,也是只有从自己做起,能带动身边多少人就带动多少人吧。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