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窗project 写了: ↑2019-02-08 11:02
LibreOffice中文组的风格还是比较严谨的,我和他们做过沟通;
只要你提供的修改意见验证无误,他们肯定会修改;
唯一的问题是,修改进度可能不会特别快,他们真的是用业余时间在做这些事~
你的Writer进度很快,我也要加快GettingStartedGuide的进度了~
翻译的分歧,主要是不同的人,所把握的“翻译原则”不同。
我是倾向于“以中国人容易理解的方式,表达软件的功能和效果”——可以灵活变通、替换、修改词句。
而有的人则是倾向于“保持作者原文的字面意思”——即使有些语句晦涩难懂,也不愿意作任何修改。
这样的情况在其它开源软件的汉化小组也遇到过,通常就是吵翻了,没有什么最终解决方案,讲道理也没用,
基本上谁最早联系软件开发官方、得到授权,谁掌握最高一级的权限,就由谁来做最终的决定。
道理讲多了,脾气就上来了,然后就会扔一句——“你可以克隆一个自己的分支、你自己用你自己的翻译呀!”
想想微软,财大气粗,开发windows时,就聘请北大中文系(注意,不是外语系)多个教授,组成中文翻译组。
------------------------------------------------
翻译到后面,基本上没有什么太难的章节、太复杂的功能了,所以进度比以前快一些。
现在有个问题就是,在《文档写手指南》里,经常有例如这样的文字:
“与数据库相关的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入门指南》第8章,数据库入门。”
——这里,我们需要
统一所引用的书籍名称和章节名称。
我的意见是——像Word、Excel、PPT这种已经人尽皆知的软件,相关书籍当然不用注明“MsOffice Word 单词”这样的文字。
但像LibreOffice这样的开源软件,在国内用的人很少,听说过的人不多,为了便于推广和宣传,
建议把您翻译的《Getting Started Guide》的书名加上LibreOffice字样,即《LibreOffice入门指南》。
同样的,现在我翻译的《Writer 6.0 Guide》的翻译也改为《LibreOffice Writer 文档写手 6.0 指南》。
这样在发布书籍时,能便于读者识别,一眼就看出,这是属于LibreOffice的相关书籍。
且Writer文档写手,Calc电子表格、Impress文稿演示……中英文并列,读者一一对应,立刻就能理解明白,记忆深刻。
我甚至在考虑,LibreOffice是不是可以翻译为“自在办公软件”或者“自如办公软件”。
上面说过,倾向于“保持作者原文的字面意思”的翻译者,会反对我这样的修改建议,老老实实用《入门指南》作为书名。
不只过,如果在Email信箱里,收到的邮件带有一个《入门指南》的附件,我是绝对不会打开的:
——什么东西的指南?是不是木马病毒?或者是代开发票的广告?不理它!删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