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大吼一声, 和你有一点同感!gccq 写了:使用ubuntu很久了,其实一直觉得linux出色的地方就在于命令行,现在偶尔用用windows,反而觉得没有了命令行,总感觉那么别扭,甚至总感觉那样安装软件不怎么安全,呵呵,个人感觉吧
首先,ubuntu光盘安装不论哪种方式都会让你选择是否安装到MBR,图形界面似乎是在安装前的最后一个对话框中的Advanced按钮,字符界面是在安装好所有系统之后才问,这个我希望你再安装一遍看看自己漏了什么。ouchyoung 写了: 最后,MBR的问题,ubuntu从光盘安装是一定要改mbr的,我今天特地又重新找了一遍,用的ubuntu 8.10 64位的DVD光盘,还是没有找到一位仁兄说的可以选择的地方。这其实还是一个普及性的问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mbr是windows的,基本不会造成任何困扰,因为可以通过windows很简单地装上ubuntu。而一旦改成了ubuntu,在系统出问题后,就真麻烦了,即使修复了ubuntu也不能通过ubuntu简单地装回windows。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一直在为让更多的人使用ubuntu而尽一点微薄的力量。
用 nautilus 脚本,可以实现右键菜单挂载 isoouchyoung 写了: 我说的几个问题确实是有感而发的。在ubuntu里面是绝对不能离开命令行的。装软件只是命令行的一方面而已,还有很多linux下的具体运用,都会用到命令行。比如:我要mount一个ISO映像,应该如何只用鼠标进行操作?
06 年开始用Ubuntu,印象中没有哪个软件需要 ./configure&&make&&make install ,新力得 和 deb 包就能满足我了。ouchyoung 写了: 再比如,我下载了一个软件,里面是一堆文件,我看见了configure,好的,我知道应该是./configure&&make&&make install,还有多少人是不知道要这样操作的?这又能不能在图形界面下完全解决?
相信我,频繁地跳出密码框绝对利大于弊,要不然 vista 就不会模仿它来搞个 uac 了。ouchyoung 写了: 权限提升问题,我认为频繁地跳出密码框就已经很烦人了,已经把它和vista那讨人嫌的uac划上等号了。不过用root登录可以解决,就像vista可以用administator登录可以解决一样,所以这个问题可以PASS。
同上,从 06 年到现在,新力得 和 deb 包就能满足我了。ouchyoung 写了: 但是,还有一类,软件包里有一个install文件,你要安装,需要root权限,对于最初的我来说,很是摸了一段时间,后来才知道,要sudo install,不过现在我习惯用sudo nautilus找到那个文件包,再双击install。但无论如何,还是要在命令行下进行权限的提升。
poet 写了:其实输入命令除了更方便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每个人的X桌面环境都不同,所以你无法依赖一个基于图形的应用程序肯定是存在的。lagen4936 写了:说出了我的心里话。如果linux一味的要用户输入命令,那是绝不可能普及的。在应用方面linux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如果我告诉你在 konqueror 中直接输入 smb:/ 就可以访问windows共享,你或许会问我 konqueror 是什么,因为你的Linux中也许根本就没有 konqueror。但是如果我告诉你在命令行输入一个命令 free 就能够查看内存,不论你装的是什么 Linux 都可以做到。
那些教程没有可能先搞清楚你所有可能的桌面环境,然后为你写出不同的说明,而让你使用命令行却是总是能奏效的。
很多教程只推荐命令行,并非因为非得命令行不可,而是因为他不能假定你使用的一定是某个桌面环境。你想象使用 fvwm 或者 icebox 的人跟使用 gnome 或者 kde 的,用的图形软件能一样么?
感觉你说的这些,在论坛和WIKI都有答案ouchyoung 写了:装上ubuntu已经有两个月了,其实以前也断断续续的用过几次,不过都没有这次时间这么长,用得这么系统。用了以后总有一点想法的,憋不住了,还是说说的好。
ubuntu的好处,大家应该都很明白的了,所以我想谈谈自己觉得ubuntu不好的地方,也许是我自己的问题,如果能在这里解决,那就美妙了。
总体来说我觉得ubuntu是一个优秀的Linux系统,不过我也没有很详细地和其它发行版做过比较,只能凭主观臆测得出了这个结论,但是如果和windows相比(因为现在windows才是ubuntu的第一对手),我觉得还是有一定的劣势,这也注定其任重而道远的历程:
1、阴魂不散的命令行。我想这是困扰大多数普通使用者的难题之一了,恐怕还是排在首位的。windows也是从命令行演化而来的,但现在在windows中,用户基本可以在完全的图形界面下操作了,从日常应用到程序安装,99.99%的情况都不会用到命令提示符。而在ubuntu中,还是离不开没完没了的sudo,aptitude,.conf,ls……之类的。或者说命令行才是真正的技术的进步?
2、麻烦的权限提升。这应该是出于安全性考虑的,就像windows现在也引入了这个机制一样,不过为什么就不能让他简单一点呢?非要用终端输入命令行才能生效?现阶段愿意体验ubuntu的用户应该都是有一定电脑基础的,很愿意自己尝试装一些新鲜的小玩意,但每天无数次的输入sudo和密码,真的和vista中的uac没有什么不同了,都是一件枯燥而烦人的,令人诟病的活。但起码vista还有右健的权限提升方式。
3、不完善的影音功能。windows下的游戏不能直接运行,要通过cedega之类的来模拟,效果不理想,认了,毕竟游戏开发商没有专门针对linux进行过优化。但是影音功能真是让人叹息。用mplayer播放一部DVD,把光盘做成了DVD放到硬盘上,然后用sudo mount的命令又加载为光驱,播放时硬盘灯一直歇斯底里地拼命闪烁着,如果这是光驱里直接播放的话,那估计这看盗版的成本跟上电影院差不多了。更让人抓狂的是按网上的方法设置的5.1声道居然不是实际的5.1,只是把front的声音处理了一下就放到了环绕上去。更不用说自动下载歌词什么的了。(64位下连歌词显示都还是问题,不知道为什么在windows下早解决的32位与64位兼容的问题,在这里就这么恼火)
4、霸道的独立分区安装。用wubi看不出什么来,但是装在独立分区上时,就要修改mbr(也许是我没找到正确的方法),这在某些尝鲜的人来说,恐怕是一场灾难。
5、稳定性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更多可能应该归咎于驱动,不过谁叫这驱动是for linux呢?我一次休眠后,就见不到图形界面了,留给我的只有一个busy box,后来很麻烦的才重装成功(因为没有光驱,MBR又被更改)。所以现在我从来不用ubuntu的休眠了。
不过,ubuntu的优秀的地方也很多,在人性化上做出更多的努力以后,一定是一个比windows更优秀的系统。
挂载iso的问题,22楼已经说了用nautilus脚本,具体可以看帖子(目前测试稳定的代码在28楼)ouchyoung 写了:呵呵,终于有人发现偶从07年就开始用UBUNTU了牙~。
我说的几个问题确实是有感而发的。在ubuntu里面是绝对不能离开命令行的。装软件只是命令行的一方面而已,还有很多linux下的具体运用,都会用到命令行。比如:我要mount一个ISO映像,应该如何只用鼠标进行操作?
再比如,我下载了一个软件,里面是一堆文件,我看见了configure,好的,我知道应该是./configure&&make&&make install,还有多少人是不知道要这样操作的?这又能不能在图形界面下完全解决?
权限提升问题,我认为频繁地跳出密码框就已经很烦人了,已经把它和vista那讨人嫌的uac划上等号了。不过用root登录可以解决,就像vista可以用administator登录可以解决一样,所以这个问题可以PASS。
但是,还有一类,软件包里有一个install文件,你要安装,需要root权限,对于最初的我来说,很是摸了一段时间,后来才知道,要sudo install,不过现在我习惯用sudo nautilus找到那个文件包,再双击install。但无论如何,还是要在命令行下进行权限的提升。
影音功能有人认为SMPLAYER就好,比暴风影音好,我也赞同,可windows下还有很多播放软件,暴风影音本身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5.1的问题仍然非常纠结。
最后,MBR的问题,ubuntu从光盘安装是一定要改mbr的,我今天特地又重新找了一遍,用的ubuntu 8.10 64位的DVD光盘,还是没有找到一位仁兄说的可以选择的地方。这其实还是一个普及性的问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mbr是windows的,基本不会造成任何困扰,因为可以通过windows很简单地装上ubuntu。而一旦改成了ubuntu,在系统出问题后,就真麻烦了,即使修复了ubuntu也不能通过ubuntu简单地装回windows,除非对grub有相当的了解,这是我实际遇到过的情况。目前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windows仍然是电脑上不可或缺的东西。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windows更改mbr是理所当然,而ubuntu更改mbr就是罪不容诛。因为我在单位的强力推荐,已经有人开始跟我一起用ubuntu了,可发生了mbr这件事后(还是发生在我的电脑上的),他已经毫不犹豫地抛弃了ubuntu,我一周的努力又泡汤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一直在为让更多的人使用ubuntu而尽一点微薄的力量。我认为,ubuntu的理念是一个社会发展所应该倡导的,应该让更多的普通人通过ubuntu知道这个想法。不过我和我接触的人都是普通的电脑用户,每天电脑的用途就是上网,文件的处理,以及一些游戏。我试图用炫丽的界面,新奇的操作来吸引大家,但是很无奈,ubuntu能做的,windows都能做,windows能做的,ubuntu未必能做,再加上我前面说到的一些原因,要想ubuntu在普通电脑用户中进行普及,路还长得很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