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fang 写了:hubert_star 写了:比起ubuntu,arch除了刚安装需要你折腾一次以外,你可以一直用下去,不用再担心新版发布等问题了
而用ubuntu,每次新版本发行,有多少刚开始用ubuntu的人选择了重装系统?
我在用ubuntu610的时候就是这种想法,要升级不如就重装。但是,自从上次公司里面一台710连升两级到810,我对ubuntu的升级充满了信心!其实回想起来,以前610时代的失败至少有一半应该归咎于网络状态。当然ubuntu的升级机制也是不停的进步的。
我arch迄今为止装了大概不下5台机器。现在我可以说对arch是相当的“审美疲劳”。我不会再去用它了。这个折腾绝对不是一般的折腾!尤其是配置无线网卡。wpa_supplicant之类的东西。太累了。
我说的折腾为了不折腾就是这个道理。Canonical帮你折腾好了。Ubuntu最有可能象windows这样被大众所接受。想想看,买台电脑要拿一个ubuntu光盘去测试它是不是兼容linux,是不是有点“衰”?Linux应该早日完全脱离这种状态。它正在脱离,我相信脱离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当然,说了这句话,有人可能要说了,Linux的目标不是为了普及......
我说过,是对于刚开始用的人才会选择重装系统。
不管是fedora还是ubuntu,现在跨版本升级还都算平滑,所以,对于跨版本升级来说并不是一个门槛。
而arch的平滑升级不单单是跨版本升级这么简单,比如组件的升级,平台的迁移,都比ubuntu要容易的多,更重要的是gentoo方式(嗯,我比较喜欢gentoo方式,但是不想编译所有的东西)
再来谈其他一些特定,比如我要装个codeblock,好了,编写一个简单的构建脚本即可,升级改一下版本号,安装就行。
而写deb的构建脚本?真的不想碰了,以前用了一年多的ubuntu,编译安装总是最大的问题。
不过话说回来,arch在刚刚安装的时候确实比较折腾,尤其是不同的机器,有不同的配置方法。
但是对于99.999%的时间工作在linux下的人来说,一旦配置好,能长时间使用,具有较多可定制化特性,容易编译安装一些源里没有的软件,我觉得也就是gentoo和arch了。
如果希望标准,那么选择fedora,毕竟大公司的产品,比如ibm和oracle总是优先考虑rpm平台的。
而ubuntu,在公司里,被我作为入门操作系统,一旦使用熟练,考虑更换arch,或者是gentoo。注意,一旦使用,系统做好备份(tar整个系统),可以一直使用下去(跟上时代脚步)的系统,才是最适合的系统。
另外,arch的网络配置最直观了,无线网络配置也很容易,netcfg可以让你几套网络配置共存,无线自动搜索也很容易,如果你觉得无线配置很麻烦,找找auto scan的netcfg配置,应该比较容易配置。
而ubuntu默认的登录后再开启网络(使用gnome的网络管理器),我觉得是在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