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笨兔兔的故事
-
- 帖子: 122
- 注册时间: 2009-11-14 12:27
- 来自: Typhlisk
- 懒蜗牛Gentoo
- 论坛版主
- 帖子: 7362
- 注册时间: 2007-03-02 17:36
- 系统: Linux Mint
Re: [连载]笨兔兔的故事
(115) 集腋成裘,拼小为大
今天我们的屋子扩建了。
早上一起床,做硬件扫描的时候发现PCI-E总线上比往常多了一个设备,是一块RAID卡!主人从哪里弄来了这东西阿。难道要把我们这台电脑升级为服务器?我们ubuntu的服务器版和桌面版确实基本没有啥区别,只是默认安装的软件和使用的内核不大一样。服务器版自然用的是服务器的内核,注重稳定,并且预装的是服务器相关的软件,没有图形环境。服务器版变为桌面版只要安装上桌面版的那些东西就可以,反过来也是一样。不过主人这台家用的电脑,整成服务器有什么用呢?要是不整成服务器,又为什么要装RAID卡呢?
说了这么半天,您可能还不知道这个RAID是个什么玩意。RAID,就是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的缩写,中文翻译过来叫做“廉价冗余磁盘阵列”。有人可能问了:“这个RAID卡我买过,怎么也得几千块钱,加上上面接的硬盘,整个价钱能顶上一整台普通的家用电脑了,这个廉价二字从何谈起阿?”这个事情,还得从头说。RAID这个技术诞生在1987年,那时候的硬盘不像现在这么大,而且那时候的硬盘是容量越大单价越贵。比如现在,500G 的硬盘要是卖400块钱,那1T的硬盘绝对不到800块钱,道理很简单——否则谁买1T的阿,插上俩500G的好不好。而当年那个时候不是这样,那时候比如50M的硬盘卖500块钱,那100M的硬盘能卖1500。那有人说了,谁还买100M的阿,买俩50M的插上不好么?(好像就是刚刚我说的-_-b)可是有的情况不允许这么做的,比如说我有个数据库,数据量很大,可能会达到70M。那我就必须装一个大于70M的硬盘才能装的下,你装俩50M的硬盘,我这数据库文件总不能切碎了放吧。这个时候,RAID作为一项省钱的技术出现了。(虽然他现在已经俨然成为一种费钱的技术)
最初的RAID的功能很简单,就是把几块硬盘连接到一块RAID卡上,然后RAID卡把他们拼接在一起(逻辑上拼接,可不是拿刀切碎了当七巧板玩阿。),作为一整块大硬盘来用,这样就节约了购买大容量磁盘的成本,所以才号称“廉价”。RAID卡工作的时候也不许要什么运算,只是向上报告自己是一个硬盘控制器,上面接了一块100M的硬盘,然后上层的软件信以为真。当有数据写的时候,RAID卡就要实现自己的谎言(这话听着都矛盾……),真的向上层提供100M的完整的存储空间——他也确实可能提供,因为有俩50M的硬盘呢吗。他会先写其中一块硬盘,写满之后再写另外一块。当然具体怎么写的细节,这些上层软件是不知道的,他们只以为这就是一个100M的硬盘。
今天我们的屋子扩建了。
早上一起床,做硬件扫描的时候发现PCI-E总线上比往常多了一个设备,是一块RAID卡!主人从哪里弄来了这东西阿。难道要把我们这台电脑升级为服务器?我们ubuntu的服务器版和桌面版确实基本没有啥区别,只是默认安装的软件和使用的内核不大一样。服务器版自然用的是服务器的内核,注重稳定,并且预装的是服务器相关的软件,没有图形环境。服务器版变为桌面版只要安装上桌面版的那些东西就可以,反过来也是一样。不过主人这台家用的电脑,整成服务器有什么用呢?要是不整成服务器,又为什么要装RAID卡呢?
说了这么半天,您可能还不知道这个RAID是个什么玩意。RAID,就是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的缩写,中文翻译过来叫做“廉价冗余磁盘阵列”。有人可能问了:“这个RAID卡我买过,怎么也得几千块钱,加上上面接的硬盘,整个价钱能顶上一整台普通的家用电脑了,这个廉价二字从何谈起阿?”这个事情,还得从头说。RAID这个技术诞生在1987年,那时候的硬盘不像现在这么大,而且那时候的硬盘是容量越大单价越贵。比如现在,500G 的硬盘要是卖400块钱,那1T的硬盘绝对不到800块钱,道理很简单——否则谁买1T的阿,插上俩500G的好不好。而当年那个时候不是这样,那时候比如50M的硬盘卖500块钱,那100M的硬盘能卖1500。那有人说了,谁还买100M的阿,买俩50M的插上不好么?(好像就是刚刚我说的-_-b)可是有的情况不允许这么做的,比如说我有个数据库,数据量很大,可能会达到70M。那我就必须装一个大于70M的硬盘才能装的下,你装俩50M的硬盘,我这数据库文件总不能切碎了放吧。这个时候,RAID作为一项省钱的技术出现了。(虽然他现在已经俨然成为一种费钱的技术)
最初的RAID的功能很简单,就是把几块硬盘连接到一块RAID卡上,然后RAID卡把他们拼接在一起(逻辑上拼接,可不是拿刀切碎了当七巧板玩阿。),作为一整块大硬盘来用,这样就节约了购买大容量磁盘的成本,所以才号称“廉价”。RAID卡工作的时候也不许要什么运算,只是向上报告自己是一个硬盘控制器,上面接了一块100M的硬盘,然后上层的软件信以为真。当有数据写的时候,RAID卡就要实现自己的谎言(这话听着都矛盾……),真的向上层提供100M的完整的存储空间——他也确实可能提供,因为有俩50M的硬盘呢吗。他会先写其中一块硬盘,写满之后再写另外一块。当然具体怎么写的细节,这些上层软件是不知道的,他们只以为这就是一个100M的硬盘。
虽然世上没有完美的东西,但这并不影响我们追求完美,因为只有偏执狂才TMD能成功。
10.04新手入门——笨兔兔讲述自己的故事
10.04新手入门——笨兔兔讲述自己的故事
- ubuntu1023
- 帖子: 1791
- 注册时间: 2010-06-04 1:06
-
- 帖子: 236
- 注册时间: 2010-04-27 21:37
- wj101
- 帖子: 190
- 注册时间: 2010-07-13 15:23
Re: [连载]笨兔兔的故事
500G扩成多少了?600?700?Update 写了:(115) 集腋成裘,拼小为大
今天我们的屋子扩建了。
……………………
上次由 wj101 在 2010-09-05 20:17,总共编辑 2 次。
- dahe7576
- 帖子: 65
- 注册时间: 2010-02-24 17:53
- 懒蜗牛Gentoo
- 论坛版主
- 帖子: 7362
- 注册时间: 2007-03-02 17:36
- 系统: Linux Mint
-
- 帖子: 122
- 注册时间: 2009-11-14 12:27
- 来自: Typhlisk
-
- 帖子: 6548
- 注册时间: 2008-10-31 22:12
- 系统: 践兔
- 联系:
- remeber
- 论坛版主
- 帖子: 13030
- 注册时间: 2009-01-06 15:18
- 来自: 人间
Re: [连载]笨兔兔的故事

“有一种被人抛诸脑后的过去,包含一些不该遗忘的点点滴滴。欢笑之余,我将故旧拾起,才刹见自己的薄情。人世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公平,每个人都曾被抛掷在他人的遗忘中;而今你所有哽咽难宣的话语,也正是你曾为人所期盼,却永远听不见的字句。” —赫曼 赫塞
-
- 帖子: 6548
- 注册时间: 2008-10-31 22:12
- 系统: 践兔
- 联系:
- remeber
- 论坛版主
- 帖子: 13030
- 注册时间: 2009-01-06 15:18
- 来自: 人间
Re: [连载]笨兔兔的故事
果然是没有后果的。。 

“有一种被人抛诸脑后的过去,包含一些不该遗忘的点点滴滴。欢笑之余,我将故旧拾起,才刹见自己的薄情。人世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公平,每个人都曾被抛掷在他人的遗忘中;而今你所有哽咽难宣的话语,也正是你曾为人所期盼,却永远听不见的字句。” —赫曼 赫塞
- 懒蜗牛Gentoo
- 论坛版主
- 帖子: 7362
- 注册时间: 2007-03-02 17:36
- 系统: Linux Mint
Re: [连载]笨兔兔的故事
(116) 容量速度和安全,阵列级别零一五
这种简单的扩大容量的阵列,也就相当于把两个屋子盖成里外屋,从正门进外屋,外屋里面还有个门,就是里屋。(如果是更多的硬盘,那就还有里里屋,里里里屋……)往里面放东西的时候,先往里屋放,放满了再放外屋。可这种结构,也只不过是增加容量而已,慢慢的人们就研究进一步开发这种磁盘阵列的潜能。首先想提高的,就是阵列的读写速度。长期以来,内存,cpu的容量的速度都成倍数的增长,而硬盘的读写速度却因为受到机械性能的限制而一直没有跟上其他硬件的发展。而作为这种磁盘阵列,既然由2块以上的硬盘组成,那么理论上就可以实现读写速度提高两倍以上。于是就有了RAID0。这种级别的磁盘阵列,可以提高阵列的读写性能,简单地说就是有数据往里面写的时候,就是所有的硬盘一起写,当然速度就提高了。就好像还是两间屋子,这回把两个屋子并排挨着盖在一起,然后两个屋子的门也和成一个更宽的门,这样里面的容量自然还是两个屋子的容纳量,而往里搬东西的时候,由于门宽了,速度就快了。
再有呢,就是RAID1,这个是为了安全性设计的。原理就是两个屋子,东屋和西屋。里面容量一样,放的东西也一模一样。专门有人看着,看往东屋里放了什么东西,就去买个一模一样的也往西屋里放一个。这样,万一那天地震把东屋震坏了,把里面东西都砸坏了,西屋里的东西还照样能用。缺点也显而易见,浪费了一个屋子嘛。明明两个屋子,就只能放一个屋子的东西。
再有,就是最最神奇最最有技术含量RAID5了。这是怎么个意思呢?这就需要三间以上的屋子,咱就拿3间来说吧。有左中右三间屋子,一样大小,本来是分着的,每个屋子有一个门。(就是三块普通的容量相同的硬盘啦)然后来个包工队,高工头姓哈。哈工头带着他的包工队噼里啪啦的一通改造,三间屋子整合倒了一起,一看容量,咦?变成两间的容量了,再看门,也只是两个原来大门的宽度。您一定怀疑哈工头把那一间屋子的砖都拉出去卖了当回扣了吧。不过别急,看看这个改造过的屋子的神奇之处吧。往里面放东西的时候,由于门是两倍的门宽,所以速度肯定是提高的两倍。里面的容量也确实是2个屋子的容量。你可以试着往里面放点东西,然后扔一颗手雷,炸掉半边屋子,同时也炸掉了里面的东西。然后之间哈工头拿出一个小棍,挥了几挥,念句什么后轱辘追不上前轱辘什么的咒语,然后就发现第三间屋子出现了,里面好好的放着刚刚被炸掉的那间屋子里面的内容。后来听说那包工头不是姓哈,人家复姓哈利,名叫波特……
这种简单的扩大容量的阵列,也就相当于把两个屋子盖成里外屋,从正门进外屋,外屋里面还有个门,就是里屋。(如果是更多的硬盘,那就还有里里屋,里里里屋……)往里面放东西的时候,先往里屋放,放满了再放外屋。可这种结构,也只不过是增加容量而已,慢慢的人们就研究进一步开发这种磁盘阵列的潜能。首先想提高的,就是阵列的读写速度。长期以来,内存,cpu的容量的速度都成倍数的增长,而硬盘的读写速度却因为受到机械性能的限制而一直没有跟上其他硬件的发展。而作为这种磁盘阵列,既然由2块以上的硬盘组成,那么理论上就可以实现读写速度提高两倍以上。于是就有了RAID0。这种级别的磁盘阵列,可以提高阵列的读写性能,简单地说就是有数据往里面写的时候,就是所有的硬盘一起写,当然速度就提高了。就好像还是两间屋子,这回把两个屋子并排挨着盖在一起,然后两个屋子的门也和成一个更宽的门,这样里面的容量自然还是两个屋子的容纳量,而往里搬东西的时候,由于门宽了,速度就快了。
再有呢,就是RAID1,这个是为了安全性设计的。原理就是两个屋子,东屋和西屋。里面容量一样,放的东西也一模一样。专门有人看着,看往东屋里放了什么东西,就去买个一模一样的也往西屋里放一个。这样,万一那天地震把东屋震坏了,把里面东西都砸坏了,西屋里的东西还照样能用。缺点也显而易见,浪费了一个屋子嘛。明明两个屋子,就只能放一个屋子的东西。
再有,就是最最神奇最最有技术含量RAID5了。这是怎么个意思呢?这就需要三间以上的屋子,咱就拿3间来说吧。有左中右三间屋子,一样大小,本来是分着的,每个屋子有一个门。(就是三块普通的容量相同的硬盘啦)然后来个包工队,高工头姓哈。哈工头带着他的包工队噼里啪啦的一通改造,三间屋子整合倒了一起,一看容量,咦?变成两间的容量了,再看门,也只是两个原来大门的宽度。您一定怀疑哈工头把那一间屋子的砖都拉出去卖了当回扣了吧。不过别急,看看这个改造过的屋子的神奇之处吧。往里面放东西的时候,由于门是两倍的门宽,所以速度肯定是提高的两倍。里面的容量也确实是2个屋子的容量。你可以试着往里面放点东西,然后扔一颗手雷,炸掉半边屋子,同时也炸掉了里面的东西。然后之间哈工头拿出一个小棍,挥了几挥,念句什么后轱辘追不上前轱辘什么的咒语,然后就发现第三间屋子出现了,里面好好的放着刚刚被炸掉的那间屋子里面的内容。后来听说那包工头不是姓哈,人家复姓哈利,名叫波特……
虽然世上没有完美的东西,但这并不影响我们追求完美,因为只有偏执狂才TMD能成功。
10.04新手入门——笨兔兔讲述自己的故事
10.04新手入门——笨兔兔讲述自己的故事
- remeber
- 论坛版主
- 帖子: 13030
- 注册时间: 2009-01-06 15:18
- 来自: 人间
Re: [连载]笨兔兔的故事
sofa!!




“有一种被人抛诸脑后的过去,包含一些不该遗忘的点点滴滴。欢笑之余,我将故旧拾起,才刹见自己的薄情。人世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公平,每个人都曾被抛掷在他人的遗忘中;而今你所有哽咽难宣的话语,也正是你曾为人所期盼,却永远听不见的字句。” —赫曼 赫塞
- remeber
- 论坛版主
- 帖子: 13030
- 注册时间: 2009-01-06 15:18
- 来自: 人间
Re: [连载]笨兔兔的故事
阵列。。。蜗牛哥在一直在弄这个么。。。



“有一种被人抛诸脑后的过去,包含一些不该遗忘的点点滴滴。欢笑之余,我将故旧拾起,才刹见自己的薄情。人世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公平,每个人都曾被抛掷在他人的遗忘中;而今你所有哽咽难宣的话语,也正是你曾为人所期盼,却永远听不见的字句。” —赫曼 赫塞